一大家老小在興致勃勃地享受著豐盛的年飯,年邁的母親悉悉索索地摸出一堆舊物,其中最為打眼的是已泛黃的糧本。小一輩不知是何物,母親摩挲著它,講起了我們姐弟仨和父母這兩代人所熬過的艱苦歲月,當年憑本購糧物的情景仿佛又在眼前重現。 上個世紀六七十年代,由于物質短缺,城鎮居民的生活必需品憑計劃供應。雖然父親是國家干部,母親在中學教書,經濟上比一般人家稍寬松,但這并不意味著定額上有特殊。 我清楚地記得每個大人每月的糧食定額為二十七斤,小孩子的是十二斤,隔幾年拿著戶口本核定后再作調整。那時我和弟弟已是“小大人”,正是長身體的時候,胃口特別好,家里的口糧定額好像不夠用。于是,父親總是找機會,偷偷地在集市買些高價大米和面粉。后來,母親又找到一個好出路,與父親山村老家的親戚走動起來,讓他們不定期地送些自產的新米和雜糧,還有“擠”出來的菜油和花生油,我們再用節省的布票、肥皂票、火柴票等,有時是現金表示感謝。這樣一來,我家糧本上的定額有些結余,母親就找門路兌換成“金貴”的全國糧票,還周濟熟識家大口闊的鄰居。譬如,左邊隔壁的二嬸家有六個孩子,其中四個男孩子很能吃,而與我們年齡相仿的剛子和柱子,彼此是好伙伴,有時在我家瘋玩,捱到飯點。母親懂這些小家伙的意思,也不戳穿,多擺兩雙筷子,讓他們放開肚皮吃。最后弄得這兩小子不跟二嬸親,親熱地叫我媽為“干媽”。 每月米廠開倉放糧是小縣城的一大盛事。為數不多的居民區糧油店前人頭攢動,人們推著小車,挎著籃子、提著空袋子從四面八方匯集而來,排起了長隊。排在前面的或許能買到新米,剛到的豆油或筒子面,后面的則可能是糙米或菜油,或存放很久的面粉。場面既壯觀又雜亂,有時還要調派民警維持秩序。那會男女老少揣著命根子——糧本,伸長脖子向前張望,祈禱自家能攤上好運氣。營業員個個都鐵面無私,絲毫沒有通融余地,發完貨,在糧本上作記錄蓋章,即使偶有結余也不流轉到次月。普通百姓再艱難,借錢也要把定額用完,然后在場外“小黑市”里,或向親朋好友“贈送”定額;或原價轉讓。窮幫窮,一起度難關。 有一年春節前,上級特別開恩,憑糧本額外向每戶居民提供數斤花生油、糍粑、上等面粉、鮮魚和鮮肉或排骨,這時糧本具有最高“含金量”,老百姓真切地過了一個豐盛的春節。 就是從那年起,國家開始搞活經濟,物質供應逐漸豐盛起來,家庭主婦們再也不為過春節發愁。當國家宣布棄用糧本等票證后,母親剛開始還不相信,疑慮猶存,直到拿著錢,從容地逛集市,按需按量購買各種生活必需品時,她老人家這才把沒用完的票證珍藏起來。 已是耄耋老者的父母和我們這一代人感受到那糧本沉甸甸的分量,泛黃的頁面記錄著歲月的滄桑和不易。撫今追昔,我們教育下一輩人要更加珍惜當下的美好生活,擼起袖子大干實干巧干,用自己的努力和拼搏,砥礪前行,去實現富國強民的偉大的中國夢。 >>>更多美文:原創散文
- Oct 22 Tue 2024 21:15
將舊情扔到熔巖底層
close
全站熱搜
留言列表